专利许可是指专利权人(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允许他人(被许可方)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其专利技术,同时保留专利所有权的行为。
1. 定义
专利许可是专利权人授权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法律行为,被许可方获得有限使用权,但所有权仍归许可方。
专利许可的特点:
- 非转让性:仅转移使用权,不转移所有权。
- 有偿性:被许可方需支付使用费(如固定费用、提成费等)。
- 约定范围:包括使用地域、时间、方式(如生产、销售等)。
2. 专利许可的类型
根据权限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普通许可:专利权人可自行实施并许可多人使用,被许可方无权阻止第三方获得许可。
2.排他许可:仅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可实施,但许可方不得再授权第三方。
3.独占许可:仅被许可方可实施,包括专利权人自身在内的其他方均被排除。
其他类型:
- 开放许可:专利权人通过官方公告声明许可条件,任何符合要求的单位或个人均可实施(中国2021年《专利法》新增)。
- 交叉许可:双方互相许可使用各自的专利。
3. 专利许可的流程与要求
- 合同签订:需书面约定许可范围、费用、期限等,并在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
- 备案材料:包括合同、双方营业执照、委托书等。
- 开放许可流程:提交声明→官方审核→公告→签订合同→备案。
4. 功能与意义
- 促进技术转化:帮助专利权人通过授权获利,同时推动技术应用。
- 降低风险:被许可方可合法使用技术,避免侵权。
- 政策支持:如开放许可可减免年费,简化流程。
5. 注意事项与争议
- 权利瑕疵:许可方需保证专利有效性,否则可能引发纠纷。
- 费用协商:支付方式(一次性/提成)、货币汇率等需明确。
- 维权权限:独占许可被许可方可独立起诉侵权,普通许可需专利权人授权。
专利许可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灵活授权模式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需求。选择许可类型时需结合技术价值、市场策略及法律风险综合考量。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