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厂是一种特定的海关操作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加工贸易企业之间转移货物的活动。这一机制允许加工贸易企业之间在不涉及直接出口和进口税的情况下完成交易,特别是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贸易方式(如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与一般贸易)时。
定义
转厂指的是在中国内地由合资企业或者外资加工企业生产加工的出口用产品,转向另一个在内地的合资企业或者外资加工企业进行组装、加工。从商品流通来看,转厂在国内进行,属于国内交易。但是,因为生产加工的产品是出口产品,而且交易双方大多是外资或者合资企业结算都是在境外用外汇进行,所以转厂被视为是加工贸易的一环。
为什么需要转厂?
- 免税与手册管理:加工贸易企业进口原材料享受免税待遇,但其产品通常需出口。转厂允许这些企业之间内部转移产品,无需缴纳额外关税,通过手册备案管理交易。
- 适应供应链需求:加工贸易企业可能需要国内供应商的产品作为中间件,但因政策限制,必须通过转厂流程,即先出口再进口,以符合海关规定。
转厂的分类
1、本关区转厂:系指在同一主管海关的监管企业中监管货物的转移,是所有转厂手续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方式。
2、跨关区转厂:系指在同一海关管辖区内的不同主管或监管海关之间进行货物监管的转移,由於海关较容易取得资料,或从电脑数据库中查索到,故此,办理货物转厂时,也可以较为简化。
3、跨省区转厂:系指涉及不同管辖的海关区域之间,进行货物监管的转移。由于不同的海关管辖区域,而有关资料存档和电脑联系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办理海关手续的程序上也有所不同。
跨省区转厂,需要办理如下的海关程序:
- 由转出方企业,持凭转入地海关开出的《申请表》和其他转厂单证,到主管海关办理转出手续。
- 采用公路运输的,将《申请表》及经电脑确认的《申报单》,由转出方企业带交指定海关办理转关运输手续。
- 采用海运、铁路、航空运输的,将《申请表》及《申报单》由转出方企业交相关海运、铁路、航空主管海关办理转关运输手续。
- 转入方企业,凭转厂单证到主管海关申请结转,由主管海关审核同意并开具《申请表》做关封后,由转入方企业带交指定海关办理转关运输手续。
- 办理转厂手续时,转厂货物需一次申请分批运输的,转入方企业在办理结转申请时应申明并经转入地海关同意,予以批注和累积。
转厂加工始于1993年左右,1995年以后,随着香港的生产加工基地大量外迁,以及大型日资家电企业相继在大陆设厂,加速了大陆零部件加工产业的发展,使出口的转厂加工运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活跃。
由于中国对出口加工贸易实施优惠的税率政策,所以有些企业利用转厂加工进行偷/税、漏/税,甚至把出口产品转为内销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引起各方的关注。
转厂模式
- 手册出口手册进口:两个加工贸易企业之间直接的转厂,使用各自的加工贸易手册完成出口和进口报关。
- 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手册保税进口:一般贸易企业向加工贸易企业供货,先出口到保税区,加工贸易企业再保税进口,一般贸易企业可申请退税。
- 手册出口国内采购部分退税再手册保税进口:涉及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后,对国内采购部分进行退税处理,再以保税形式进口。
-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原本计划出口,但转而销售给国内一般贸易企业,通过出口到保税区再进口的方式完成。
实践中的应用
- 解决贸易类型差异: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间的交易难题,通过转厂实现。
- 一日游:快速的转厂操作,货物进入保税区再进口,模拟“出口”后再进口,完成交易,通常只需数小时。
重要性
转厂机制对于促进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供应链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它允许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遵守海关监管要求,是连接国内外贸与内贸的重要桥梁,尤其在有特殊经济区域(如坪山出口加工区)的地区,转厂操作更为便捷高效。
转厂是加工贸易中的一项关键制度,它通过特殊的海关程序,使得不同贸易性质的企业能够有效合作,促进了国内供应链的顺畅运作,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税收政策的执行和贸易合规性。